風能是一種清潔而穩定的可再生能源,是公認的可以有效減緩氣候變化、提高能源安全、促進低碳經濟增長的一種能源,風電也成為近年來世界上增長最快的能源。
經過連續多年爆發式增長,我國出現了嚴重的棄風現象,制約風電行業發展。2012年我國棄風率達17.12%,成為有史以來棄風最為嚴重的一年。隨著政府對風電行業的運行監管和投資預警控制,有效避免了棄風情況的進一步惡化。
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《風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》數據顯示,2017年,全國棄風電量和棄風率分別下降了15.7%和5.2個百分點。2018年,在加快推動海上風電和分布式風電發展,以及繼續推進可再生能源消納問題的背景下,風電行業或迎逆轉。雖然2017年棄風率已經逐步下降,但離國家規劃的2020年棄風率達到5%的目標還有很大距離。
未來風電裝機量將主要集中于中東部地區。西部地區,尤其是甘肅、新疆、寧夏和東北地區,棄風率高企,從2016年起,我國新增風電裝機便集中在中東部地區,而《風電發展“十三五”規劃》則提出未來幾年的新增裝機將主要分布在中東部地區。
截止2016年底,我國已核準未建設的風電項目容量合計84.0GW,其中2016年新增核準32.4GW;2017年7月28日國家能源局公布2017年將新增核準項目30.7GW,合計114.6GW,上述項目均有望在十三五期間開工。
截止2017年核準待建項目達114.6GW
資料來源: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
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師指出,一方面,國家在棄風限電嚴重地區嚴格控制風電新增建設規模。2017年,受風電投資監測預警機制約束,風電企業和資本對“三北”地區風電投資建設減少,使得這些地區建設增速明顯放緩。另一方面,國家出臺一系列促進風電消納的政策,增加多條外送通道保障可再生能源發電優先上網,有效緩解棄風狀況。
據預測,2018年風電裝機有望實現增長。數據顯示,2018年前核準未建設的風電項目約達到114.6GW。根據風電電價調整方案,這些項目需趕在2018年和2019年開工建設,以獲得0.47元至0.60元/千瓦時的上網電價,否則上網電價將被調整為0.40元至0.57元/千瓦時。這部分市場將成為2018年和2019年風電新增裝機的重要部分,年均裝機或達30GW左右。
除了陸上風電,低風速風電也將在今后幾年嶄露頭角。中東部地區的低風速風資源可開發量達1000GW,目前已開發的資源量不到7%,為60GW。因此,低風速風電開發的潛力巨大。
根據國家能源局的風電電價調整方案,風電上網標桿電價下降迅速,且2017年積累較多的訂單都會在后續兩年逐步體現,我們判斷2017年底至19年風電行業或迎新一輪裝機潮。